2月25日,党组书记、检察长盖朝龙就贯彻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,做优、做实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,听取第四检察部工作汇报。分管副检察长参加座谈,第四检察部负责人做了工作汇报。
“要锚定一流目标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保护民生、护航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定位、法律定位,坚持讲政治、讲正气、讲担当、讲质效、讲一流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。”盖朝龙检察长强调,常态化做好“燕赵山海·公益检察”和“检护民生”专项监督,持续加强环资领域和食药领域案件办理力度,加强民事执行监督,依法规范开展行政诉讼监督。
盖朝龙检察长要求:
坚持“质效优先”,推进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要逐步延伸办案领域,实现法定领域全覆盖。要切实用好数智平台,持续拓线索,着力推动解决侵害公共利益的深层次、行业性问题。坚持以“诉”的标准,把维护公共利益贯穿立案、调查、磋商、检察建议、提起诉讼等各环节,对于到期未整改案件,坚决提起诉讼,切实增强监督刚性。
坚持“规模优先”,加强民事诉讼领域监督。辩证理解“有规模支撑的质量”“有质量保证的数量”理念,巩固和持续深化“检护民生”专项活动成果,拓展办案思维和案件规模,以精准监督回应民生关切。继续开展民事执行监督专项活动,一体做好“对事监督”和“对人监督”,推动解决一批执行难、执行乱等问题。持续推进虚假诉讼专项领域监督,用足用好调查核实措施,主动查证案件关键性事实,打牢监督案件证据关和事实关。
坚持“协同优先”,确保行政监督扎实有效。准确把握“在履行行政诉讼监督职责中”要求,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、行政复议机关、审判机关沟通协调,共同推进相关领域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。要着力提升行政检察监督精准度,多元解决“程序空转”“案结事不了”等问题。要抓好行刑衔接,与刑检部门、行政机关加强协作,做好跟进监督。
坚持“素能优先”,努力锻造高水平检察队伍。要强化民事、行政业务素能培训,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一专多能的业务标兵、办案能手。要加强优秀典型案例和检察理论调研,力争打造出一支履职办案的“能工”,运用法律政策的“巧匠”。要着力打造长安检察特色的“公益检察长检说”“民法典亮你我他”等业务品牌,让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成为检察履职的基本价值追求。